丫丫爸爸的博客

智商情商财商的學習

吃亏吗?


吃亏是福。

      ——中国古老谚语。



我的一位亲戚小时候头脑特别灵活,借了一台放映机,把我们的老家的3楼改成临时录像厅,放映那时候流行的香港武打片。门票5分钱。


抵不住香港武打片的诱惑,特别是小孩子们,翻箱倒柜的到处找一分一分的硬币,凑起钱来去看。看的人也还挺多的,大多都是半大小伙子和小孩。


我的表弟也想去看,表弟说:我们是亲戚,应该会照顾一下,总不好意思收钱吧?


我姨妈马上一下子打断表弟的话:要看就花钱买票去看,不要占便宜,吃亏是福。


姨妈这句话真的是非常有力量。一直到现在,我还记着姨妈讲话时候的认真神情。


这句话也牢牢地种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长成茁壮的大树,直到现在。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姨妈那认真的表情,一字一顿的说不要占便宜,吃亏是福。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吃亏是福,不知不觉中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比如说找人维修房子。不管是换屋顶,修水管,换马桶等等。基本上不怎么跟装修师傅讨价还价,因为他们赚钱也不容易。装修中还会给他们买个午饭,买个饮料。对师傅满意的话,装修完了还会塞个红包,让大家都高兴一下。(点击 美国的房子管理)


比如说和房客从来不斤斤计较。只要房客的要求在合理范围之内, 基本上是100%都同意的。房客的要求有时候有些不合理, 比如说要提前搬走等等,只要找到新房客替代都会同意的。而且有时候房客讨价还价一点钱只要合理范围之内都基本上同意的。吃亏是福,所以房客都住得很久,也很好,很少让我操心。(点击 美国房客Antonio和Melvin的故事)


比如说上班开发软件,有时候产品开发到了关键时候,也会加个班,帮同事个忙,争取一起把产品尽快开发出来。从来不计较说为什么别人的活需要我来干。吃亏是福,所以我跟同事的关系处理得都挺不错,有时候像兄弟姐妹一样。(点击 原生家庭笔记19: 我那些跨界的故事)


比如说带客人看房子,基本上对于客人来说,从来不计较房子看太多了,跑得太累了等等。只要客人满意就好。吃亏是福。所以客人买到了满意的房子,又介绍更多的客人给我。(点击 从大麻屋到好朋友) (点击 把每一单都当作大单去做 - 卖房流水账)


不占别人小便宜。吃亏是福,正因为姨妈这句充满古老哲理的话。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充实,喜乐,幸福。(点击 原生家庭笔记13: 基于恐惧的好人vs基于爱的好人)


上个月我妈超市回来就拼命的说:真是奇怪。加拿大真是奇怪。


我问妈怎么了。


妈说一直都是我给别人东西的。这次买东西,别人帮我刷,真是太不习惯了。


原来妈去附近的超市买菜,银行卡的密码记错了,刷了三四遍都没通过。身上也没带现金。尽管妈再三说不要,但是排在妈后面的一位顾客帮妈刷卡了。


钱不多,也就几十块钱。可是能让人感受到很温暖。感受到这个社会很温馨。


吃亏是福。


在加拿大到处都是有这些很温暖的人,让我们活着很开心,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点击 走在寒冰中的老人)


(点击 你花大钱装修在错误的地方了)

(点击 把每一单都当作大单去做 - 卖房流水账)

(点击 多做一点点)

(点击 吃亏吗?)

(点击 刘一刀讨价还价的故事)

(点击 用数据在买房过程中说话)

(点击 神奇的出价)

(点击 八十个人抢一个房子)

(点击 从大麻屋到好朋友)



丫丫爸爸2019年12月写于多伦多






谢谢你喜欢这篇文章,如想购买丫丫爸爸在亚马逊上出版的书籍, 请点击以下链接:

《两条腿走路: 工薪階層地產投資实例和指南》内容简介

这是专门为工薪阶层写的一本关于房地产投资财务自由之路的书。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实现财务自由并没有那么难,连我这么内向的人都可以,您更可以。

读者反馈

你不一定有个富爸爸,但可以有个富老师。本书真实、实在、接地气, 如亲友一样将作者的房地产投资经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很多小白的疑问,特别适合于华裔技术宅。 -- 叶舟

很喜欢读丫丫爸爸的文章,他总能把一些很复杂深奥的道理、观点和思想,通过活生生的例子,讲得明明白白,真正的深入浅出. -- John

谢谢丫爸真实生动的记载着每一个故事, 就像读日记一样,随着笔者的心境一起成长。 受益匪浅!关于投资的部分很多是我自己这么些年慢慢琢磨出来,但没有上升为理论。 很感谢你的无私分享,若早读到你的这么贴地气的分享,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 Mary


《北美奶爸育儿记》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丫丫从胆小爱哭的小孩,成长成一个勇敢的,有爱心的,有好东西会给别人共享的,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的小孩。通过丫丫成长过程的小故事,来阐释我们的教育理念。

读者反馈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第一感觉是内容实际,笔调温馨。再回味一下, 更深的感受是丫丫爸爸对孩子浓浓的爱---- 可能我们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特别爱孩子, 但真正的爱是陪伴, 是倾听, 是不随己意催逼打骂, 是有从天父上帝而来的温柔、忍耐、和智慧。为丫丫一家感恩。也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可以从丫丫爸爸的分享得到提醒和鼓励, 好好照管上帝所赐的产业,让儿女在爱和真理中健康成长。愿主不断赐给你们全家新的祝福! --大立牧师

星期日的早上,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章节,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合上这本书, 丫丫怕洗头、丫丫讲故事、丫丫被欺凌、丫丫赚零花钱等等一些细节历历在目, 父母在丫丫成长过程中的参与、介入、帮助、支持、放手都是那么的恰当好处, 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个分寸的拿捏、这个火候的控制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仅仅用心爱他 / 她们是远远不够的, 过火了容易溺爱, 严厉了又忍不住打骂。像丫丫爸爸一样, 首先学习做父母, 反思介入孩子成长的分寸、尺度, 做恰到好处的父母! --- Carrie




作者: 丫丫爸爸,金融危机后最早去美国投资房地产的多伦多华人之一,从中获得成功投资经验, 善于发现地产洼地进行房产投资,在多伦多也有不少成功投资案例,现为安省持牌地产经纪。 电话: 647 716 5110 电子邮件: yayababa.home@gmail.com 个人网站: www.yayababa.com . 微信号:

当前评分 NaN , 共有 undefined 人参与

  • Currently undefined/5 Stars.
  • 1
  • 2
  • 3
  • 4
  • 5

丫丫爸爸的博客 | 教授买房记

丫丫爸爸的博客

智商情商财商的學習

教授买房记


第一章


教授是货真价实的教授,在大学里教书育人,同时还经常在报纸和经济周刊上发表经济预测,形势分析等文章。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教授是精英人士,是阶层固化中上等阶屋中的精英。


而在加拿大人人职业平等,大家下完班之后就回家,该干啥就干啥,也不攀比,大家也不觉得教授身上有自带光环,该干啥还是干啥,该怎么打招呼,还是怎么打招呼,也不觉得教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当教授和我第一次在麦当劳见面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吃惊。


我吃惊的是教授不是中国人。


中国人找我投资买房很正常。因为我的母语就是中文,和同文同种的中国移民比较容易沟通。


而且我也喜欢舞文弄笔的,有些客户就是通过我的文章认识了我,我帮他们出谋策略投资理财买房子,最后双赢,基本上80%的客户最后都会成为好朋友。


但是一个外国人怎么会找到我呢? 而且还是经济理论战线上的比较有名的教授。


我有这么有名吗?我心中暗自打鼓。



第二章


教授的全名很长,非常难记。


教授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都喜欢大家叫他 Dr J. 用中文说就是J博士。


外国人喜欢直来直往, 开门见山。


J教授开口自我介绍说,他有一位中国好朋友,认识了十几年,那位中国朋友知道他想投资买房,尽管知道我们有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是强烈推荐我给他。


在这之前我还在猜测,不觉得自己那么有名。而一问起他的朋友的名字,一切全都对上号了。


这就对了。原来是认识的朋友推荐的。


这位朋友我也认识快10年了。


从我第一次在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华盛顿边上陆陆续续的抄底买房起 (点击 底特律房市考察记) (点击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买房记),再到多伦多附近小镇陆陆续续的买房(点击 又爱又恨的学生房),再到因为喜欢分享而开始舞文弄笔的写豆腐干文章(点击 提高写作系列: 写出真实的你就可以了),再到不留恋高科技工作而开始地产经纪的生涯(点击 该几条腿走路最好?),这位朋友知道我每一次转折点的具体细节和心理历程。


这位朋友每一次都是满脸的惊叹号,觉得前途未卜,还是稳妥点好。


一眨眼快10年过去了,他仿佛像不认识我一样到意识到发生在我身上的巨变:从一个内向的见面都腼腆不敢说话的理工男到一个自信的有丰富经历的斜杠青年。(点击 新年寄语: 冰川下的潜能)


于是他在没告诉我的情况下,开始向他的朋友推荐了我。


这不,他就向他的好朋友J教授推荐了我。



第三章


J教授果然是做经济理论研究的, 而且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把好手。


教授教授,教而授之,教授喜欢说话,教授也喜欢别人听他说话。


所以我们第一次见面,基本上都是教授在说,我在听。


教授讲起来利率的因素,讲起来利率怎么影响经济,怎么影响房价。(点击 房市和股市)


教授讲起人口因素,讲起多伦多人口增长的历史,人口增长怎么影响房价的需求。(点击 人口论)


教授还讲政府的政策怎么影响房价,讲租房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相互影响。(点击 用电话背景调查揪出坏房客的尾巴)


………


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包容性强,善于理解别人。


不管别人是什么观点,都可以听一听。


于是我在洗耳恭听,自然而然的在其中插了几句话,回应了教授几句,一下子瘙到了教授的痒处,教授讲得更加滔滔不绝。(点击 丫丫成长系列之十: 倾诉和倾听)


在滔滔不绝声中,教授理论上对房市的前景是一片看好,就差最后一步,脱掉鞋子下水,get feet wet。


教授的情况有点像一首诗所说的:我的心飘向了远方,可我的身子还是原地踏步。


滔滔不绝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回到谈具体投资的房子。


教授也是开门见山:


"独立屋,分门出入,租金基本上还贷款利息和地税,离多伦多越近越好。"


这也和我的理念相一致。


房屋会折旧,而土地是稀缺资源, 以后基本上年年会升值。


分门出入,租金会高一些,这样买的房子基本上没什么负担,从而可以留更多的子弹买更多的房子。具体理论解释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投资策略的选择,普通工薪阶层如何贷款买十二套房子?》(点击 怎样娶十二房)


多伦多是国际大都市,工作机会多,人口增长快,自然房价也会增长得快,越靠近多伦多,就越有机会增值。(点击 人口论)


因为理念一样,我和教授相谈甚欢。


教授最后说:我拥有全部的理论知识,可惜没有实战过。具体的买房子,找租客,管理房子的操作就要麻烦你了。(点击 总理的女儿住进我的出租房了) (点击 潜在的租客患脑瘤了) (点击 租房日记- 狸猫换太子)


教授这一点很像天龙八部里面的王语嫣,所有门派的剑术和武功都能倒背如流,通晓天下武功,可是偏偏不会武功。


"没问题,你放心好了。" 我让教授宽心。


将近10年的在房市上的摸打滚爬, 让我在选房上,找房客,管理房客上已经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从一开始怕房客打电话,到现在游刃有余的做任何事情。具体可以看一下我其他以前陆陆续续写的《房客管理》的文章。(点击 用电话背景调查揪出坏房客的尾巴) (点击 坏租客的可疑线索) (点击 美国房客Antonio和Melvin的故事)


第四章


于是开始了选区,选房型,约房看房子的房子历程。(点击 从大麻屋到好朋友)


陆陆续续的看过了许多次。


J教授也看中了一些房子。


我们也下过了几次offer.


在下offer的时候,我会找出附近三个类似的房子新的售价,再评估每个房子的不同之处,最后给这个房子一个估价范围。然后再建议一个出价。(点击 用数据在买房过程中说话)


很不幸的是,我们看中的房子都是要抢的。


前前后后抢了好几次,最少的时候是三个人抢,最多的时候是25个人抢。(点击 八十个人抢一个房子)


教授非常有自己的见解,他有一个独立的app. 里面可以查到房子以前的成交价,这个app还自带了一个房子估价的功能。偏偏这个房子估价的功能不大准,每次估价都会比最终卖价少10%左右。


可是教授非常喜欢这个app。都是以这个app为准下offer.


每一次房子都没抢到,遗憾而归。


而房子的售价基本上就在我的估价范围之内。


直到有一次抢房子的时候,教授还要以我估价低10%出价。我建议教授这次先不用出offer了,出了也抢不到,告诉最终成交价大概是多少。


最后的成交价真的跟我讲的一模一样,相差只有0.5%。(点击 神奇的出价)


教授也认识到app给估价太低了。


教授的适应性还是挺强的,调整了心理预期。


最后一次同时看中两个房子。


这两个房子都有分门出入,面积都差不多。


一个地下室装修非常新,有1室1厅,非常适合自己在下面玩,但不适合出租,后院整理的特别好,美仑美央的,当自住房是挺不错的。


另一个房子地下室旧了一点,但地下室稍微装修一下,完全可以隔成一个非常好的2室1厅的出租的单元。


这两个房子抢offer是在同一天。


我向教授建议买地下室装修旧一点的那个,适合出租。而且后院美仑美央对出租房来说是豪华装修超前消费,完全没必要。


套用一句时髦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来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匹配。(点击 投资下蛋的鸡还是长膘的牛)


到了抢offer那一天,  有25个人去抢那个后院美仑美央的房子。


看来人性的弱点是一样的,都喜欢美女。一看到苗条秀丽,外表鲜丽的房子都去抢了。(点击 多做一点点)


就像我的一位前几年刚从中国移民过来的朋友一样,一看到后院上有个高大上的游泳池,就像看见美女一样,马上加10万,把房子提前买下。没想到后来打理泳池麻烦得唉声叹气,化了差不多1万块钱把游泳池填平成草地。


在被美女鲜亮的外表吸引得两眼发呆的时候, 很少有人能看清楚美女内在的东西, 比如说性格温不温柔, 人善不善良等等。


投资房地产就需要一双善于看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要看他这个房子将来的升值潜力好不好,现金流好不好,租金高不高,容不容易管理等等。(点击 房市系列之8: 百分之一原则)


真是天助J教授。竞争对手都被吸引到美女房子那边了,我们这个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在品质优秀的房子只有三个人过来抢。


在抢的过程中,第1次我们出价比别人低。


卖方经纪给每个人一个机会再improve offer。根据这个房子附近的成交的市场价,还有和对方经纪的一些交流,稍稍的提高了一点价格,我不断的向对方强调J教授的职业,告诉对方真系我们的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工资很高,没有任何贷款问题,同时强调我们的交接日期可以早一些。


最后对方经纪告诉我对方有一个offer价格比我们高, 但是因为我们交接日期早,而且买家的经济条件挺不错的,所以就选择了我们。


就这样子,我们在有贷款和验房的条件一下,抢到了这个房子。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一般抢房子都是要把贷款验房条件去掉的。


J教授的运气真旺。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最后验房的时候, 我们还用验房条件讲下来了五千块钱。


第五章


有时候书读多了,有时候会走偏了,钻到了象牙尖里,就像以前的我一样,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阳春白雪的,一沾地气就见光死。


J教授还是挺聪明的,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而且把它付诸于实践之中。


我还是挺看好J教授的。


(点击 你花大钱装修在错误的地方了)

(点击 把每一单都当作大单去做 - 卖房流水账)

(点击 多做一点点)

(点击 吃亏吗?)

(点击 刘一刀讨价还价的故事)

(点击 用数据在买房过程中说话)

(点击 神奇的出价)

(点击 教授买房记)

(点击 八十个人抢一个房子)

(点击 从大麻屋到好朋友)

(点击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买房记)


丫丫爸爸2019年写于多伦多。





谢谢你喜欢这篇文章,如想购买丫丫爸爸在亚马逊上出版的书籍, 请点击以下链接:

《两条腿走路: 工薪階層地產投資实例和指南》内容简介

这是专门为工薪阶层写的一本关于房地产投资财务自由之路的书。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实现财务自由并没有那么难,连我这么内向的人都可以,您更可以。

读者反馈

你不一定有个富爸爸,但可以有个富老师。本书真实、实在、接地气, 如亲友一样将作者的房地产投资经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很多小白的疑问,特别适合于华裔技术宅。 -- 叶舟

很喜欢读丫丫爸爸的文章,他总能把一些很复杂深奥的道理、观点和思想,通过活生生的例子,讲得明明白白,真正的深入浅出. -- John

谢谢丫爸真实生动的记载着每一个故事, 就像读日记一样,随着笔者的心境一起成长。 受益匪浅!关于投资的部分很多是我自己这么些年慢慢琢磨出来,但没有上升为理论。 很感谢你的无私分享,若早读到你的这么贴地气的分享,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 Mary


《北美奶爸育儿记》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丫丫从胆小爱哭的小孩,成长成一个勇敢的,有爱心的,有好东西会给别人共享的,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的小孩。通过丫丫成长过程的小故事,来阐释我们的教育理念。

读者反馈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第一感觉是内容实际,笔调温馨。再回味一下, 更深的感受是丫丫爸爸对孩子浓浓的爱---- 可能我们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特别爱孩子, 但真正的爱是陪伴, 是倾听, 是不随己意催逼打骂, 是有从天父上帝而来的温柔、忍耐、和智慧。为丫丫一家感恩。也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可以从丫丫爸爸的分享得到提醒和鼓励, 好好照管上帝所赐的产业,让儿女在爱和真理中健康成长。愿主不断赐给你们全家新的祝福! --大立牧师

星期日的早上,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章节,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合上这本书, 丫丫怕洗头、丫丫讲故事、丫丫被欺凌、丫丫赚零花钱等等一些细节历历在目, 父母在丫丫成长过程中的参与、介入、帮助、支持、放手都是那么的恰当好处, 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个分寸的拿捏、这个火候的控制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仅仅用心爱他 / 她们是远远不够的, 过火了容易溺爱, 严厉了又忍不住打骂。像丫丫爸爸一样, 首先学习做父母, 反思介入孩子成长的分寸、尺度, 做恰到好处的父母! --- Carrie




作者: 丫丫爸爸,金融危机后最早去美国投资房地产的多伦多华人之一,从中获得成功投资经验, 善于发现地产洼地进行房产投资,在多伦多也有不少成功投资案例,现为安省持牌地产经纪。 电话: 647 716 5110 电子邮件: yayababa.home@gmail.com 个人网站: www.yayababa.com . 微信号:

当前评分 NaN , 共有 undefined 人参与

  • Currently undefined/5 Stars.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