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灵山,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找灵山的旅途中。
第一章
杨楼东山后村就是我心中的那一座灵山。
我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
四十多年的人生拼搏,20多年的海外漂流,回想起最多的,最幸福的时光,反而是那段纯粹的,简单的,在东山的时光。
在平常人眼里,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普通的的村庄,大约就几十户人家。那时人口不超过200人。从村头走到村尾就五分钟。一条非常小的小溪从村头到村尾。村庄里稀稀落落的,大约有,十几个适合学儿童。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我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当老师。整个学校只有他们两个老师,复式教育。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我的爸爸妈妈包揽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所有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所有的学科教育。
在我的眼里,这是我所经历的一生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
作业不多,一放学就可以和同学们玩耍。
生活无虑,父亲教学之余会时不时抓些野味,挖些竹笋,钓点鱼,有一年甚至养了一头猪。
父母和村民的关系都非常的好。直到现在,村里的普通老人家一提起我父母的名字,都会说叶老师好,叶老师好。
一到四年级高高低低年龄差不多的同学,在那个年代,我们会一起跑到半溪村游泳,一起爬上村头那棵大柿树摘柿子,一起在建石家那个大树堆里面捉迷藏,更多的时候是在学校门口那个大操场,大家乱喊着同学的名字,叫到名字之后就追上去抓,一个跑一个追……
我们还一起爬山采过蘑菇,秋天的时候跟一起摘过各种各样的野果。摘到了,不管有没有成熟就往嘴里塞。
东山村有我很多很多的小伙伴们: 盛亮是小孩子的头头,还有聋耳朵同学,愣眼睛同学,吴姿,冬花,春花,春水,建石小同学,水红,红妹,祥炎,祥林,祥聪 ,祥女,冬姿,春花,聪明,观姿,春荣, 祥贵,林东,仁发等。
第二章
东山的学校和大礼堂是连在一起的。
学校的前面是一个大操场。村民经常在上面晒谷,晒豆等等。
学校的后面是一个大礼堂。有时候乡里会到村里来放电影,电影就在大礼堂里放。我记得最早放少林寺的时候,大礼堂里面的人塞得满满的。
学校是两层,下面是两个教室,上面是两个房间。中间有个天井,天井后面是一堵墙,上面一个很大的宣传栏。
我记得父亲那时候在上面花了一个很大的一幅画。画着一个小男生在看书学习,还贴着五个正楷大字:从小爱读书。
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忘记了什么名字,用红色的蜡笔把小男孩鼻子乱画,画成了流鼻血的样子……
每天吃完饭之后,操场上经常会有人在上面玩。有一年一群蜜蜂,在操场旁边想筑巢。大家一方面怕被蜜蜂刺到了,另一方面又想看热闹,所以围在旁边看。一位懂蜜蜂的村民,把一个密蜂桶放在高处,用脸盘装了一盘水,向蜜蜂洒水,引着蜜蜂去蜜蜂桶。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才把蜜蜂引过去。就让我们看了一个晚上的眼福。
在学校对面的山上,有一大片悬崖。据说悬崖下面有个洞。洞里有宝藏,洞里也有恶魔。我们听得又怕,又想去。
不过后来也一直没有去了。
学校的后面也是连绵不绝的山。父亲在山上做很多机关。野兽过去的时候,就会被机关卡住了。每过两天,我和父亲就去山上收被卡住的野兽。曾经收过野山鼠,黄鼠狼,野山鸡,蛇,鹌鹑,野鸭等。
四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杨楼小学去读书。遇到了另一班我的好伙伴:延荣,寿菊,加宽,森娟,丽芬,巧俐,邦妫,珍山,小林,良妫,建英,加姿,全通,盛金,祥青,继荣,林清,继才,春才,瑞山,世东,瑞民,卢发,上付,庆丰,学军,日松,林东,全胜,光昌,瑞华,瑞民,冬花,火红,继群,玉芳,加妫,金花,金英,瑞芳等。
我和延荣在四年级的时候得全村表演个节目。节目叫捡到一分钱。在上台的时候,用画笔在脸上把脸画得红红的,一上台,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头,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节目就表演完了。那时候杜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五年级之后就转到贤良小学去读书,然后又去新村中学,然后去了庆元中学。学业越来越重,童年也越来越远了,离灵山也越来越远了。
第三章
83年离开东山小学。
一转眼35年就过去了。
曾经稚气的我,已经有点中年发福,头发都有点斑斑点点的了。
可是那心中的灵山,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时不时的在我眼前像电影一样的闪过。
趁着这次回国的机会。森娟,丽芬,邦妫约我去东山和杨楼玩。傍晚吃饭的时候,又有珍山和冬花过来。看到了童年时的玩伴,眼眶不仅都湿润了。
特别是到了东山之后,见到吴姿。吴姿见我愣了一下,认不出我来了。我说我是胖墩阿。她欢喜的叫了起来,上来紧紧的握住我的手。我也紧紧的握住她的手。眼泪都流下来了。
吴姿带我逛了半个村子。
吴姿说:这里是以前的操场,现在已经盖满房子了。
吴姿说:这里是以前的学校,因为没有学生了,现在已经拆掉了。
吴姿说:这里是以前的大礼堂。现在已经折了改建成村民活动中心了。
吴姿说: 人口逐渐往外迁移,村里人越来越少了。
通往后山以前捉野兽的路,也长满了荒草。非常难走。
很多地方都变得面目全非。和记忆中的印象相差很大了。
吴姿领着我费力的到处捕捉以前熟悉的痕迹。
还好村头的庙宇还在。庙宇的旁边的那棵柿树还在。
还记得那次和小伙伴爬上高高柿树在摘柿子。差点没掉下来摔个半死。
……
第四章
回到城里时候,刚好是中考和高考结束的日子。学生们紧张的等着录取分数线。
根据分数划线,分数线无情。
分数最高的去最好的学校。分数差的去一般的学校。分数比较差的只能去技校了。
按照考试成绩一刀切。
由于社会的压力,好多朋友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昏天暗地的学习了。
从小学开始,就开始课外补习了。
寒假暑假的时候,还要上课外班去学习下学期的内容,好让自己在下学期不拖全班后腿。
乡下的孩子越来越少,几乎所有的村的小学都关了,有些乡只有五六个学生了。
东山村的学校早就撤了,关了, 没了 ……
那个一到四年级的复式教育也成了历史了。
我的童年的灵山还保留在我的心里,而现在在城里上学小朋友的灵山,你们的灵山在哪里呢?
第五章 后记
感谢森娟开车带我们寻着梦里的记忆又看了一遍东山和洋楼。邦妫和我两个人看到熟悉的地方,好几次眼泪都往下掉。
感谢邦妫会用她精湛的技术帮我们拍了非常多漂亮的照片。
感谢美芬夫妇不仅陪我们玩,还做了丰盛的晚餐。
感谢冬花,珍山,继群,良妫的陪伴。能一起吃个晚饭真好。
最感谢幼年的玩伴吴姿,让我依稀找到心中的灵山。
感谢建英的妈妈。在东山见到你真好。
还要感谢火妫,冬花,火明还特意到我家来看我。
让童年的灵山永远在我心中。